工程概況
工程位于云南瀾滄江小灣水電站進營地右側公路,山體綠化面積達35000平方米左右,2019年完工。該工程包括兩個標段:一處是位于大壩下游觀禮臺處的兩塊混凝土坡面,坡度在60o~75°之間,兩塊坡面均呈Λ型,其坡腳至頂部約70m。另一處為進營地公路開挖巖石山體邊坡,巖面風化嚴重,且覆蓋有大量流沙和浮土及部分枯樹雜藤,面積約,坡度65o~75°之間,同時兩處坡面的坡腳均已采用漿砌石進行護坡。
此地區(qū)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,年降雨量大約為1000~1150mm之間。土壤為紅壤,PH值為5.0~5.8,有機質和氮貧乏;磷極易被固定,利用率不高,土壤粘粒含量高,較易板結;水溶硼、有效鋅和銅較為缺乏。
施工方案及
要求
1)坡面清理:開辟坡頂施工通道,在坡頂開挖截水溝。
2)蓄水:在兩個U型坡頂各修一貯水池,以確保旱季有足夠的水量澆灌護坡草坪。
3)掛網錨固:采用14#的包塑鐵絲網,網網搭接并綁扎牢固,掛至坡頂截水溝處,并用錨桿錨固。所有錨釘均外露10cm,在6~7cm處與鐵絲網綁扎牢固。
4)植被砼噴植:植被砼噴植厚度平均10cm,分為兩層,基層和面層,面層含有草種。
5)草種:草種為冷暖結合的多年生混合植綠種子,其中應含有部分本地草種。
6)覆蓋:用無紡布覆蓋保墑防曬。
7)養(yǎng)護:澆灌時,確保水分充足,以滿足幼苗的生長,不允許出現缺水狀況。
效果圖
平面示意圖
剖面示意圖
工程實例照片
修復前
修復后